最新文章
培根鑄魂凝心聚力 繪制民族團結同心圓
新疆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民族聚居、文化多樣交融、多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終扎根于中華文化母體,在中華文化沃土中不斷發展、與時俱進。通過長期交往交流交融,在中華民族的整體版圖中,新疆各民族構建起一種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情感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新疆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一幅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錦繡畫卷正磅礴展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記憶是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的理想鏡像。一部新疆通史,事實上也是一部新疆地區古往今來與中原地區的交流融合史,一部奏響在天山南北的民族團結曲。從商代玉石貿易、春秋戰國絲綢外銷,到漢代張騫“鑿空西域”、唐代“絹馬互市”持續繁盛,悠悠駝鈴響徹絲綢古道,中原地區的典章禮制和生產方式傳播到西域,西域樂舞也在中原地區風行流傳。近代以來,新疆各族人民順應歷史潮流,團結一致反抗沙俄、英國等列強入侵,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前赴后繼、英勇奮戰,譜寫了愛國主義光輝篇章。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在迪化設立八路軍辦事處,團結、指導中共黨員,通過創辦刊物、興辦教育、組建民眾團體和考察團宣講、組織募捐等多種形式,推動以思想啟蒙為核心宗旨的新文化運動,在實踐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的政治素養和思想覺悟。抗日戰爭時期,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敵愾,愛國熱情空前高漲,通過捐助物資、保障國際援華通道暢通等方式,積極發揮抗戰大后方的戰略支撐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新疆各族人民以滿腔熱忱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協助解放軍部隊進疆剿匪平叛,自覺投身屯墾戍邊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書寫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榮辱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親情。
據統計,新疆擁有56個民族成分的分布,其中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各族人民交流融情、和睦友愛,共同保衛新疆、建設新疆、扎根新疆,展現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作為從內地來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親歷者,20多年來,筆者見證了新疆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日新月異的歷史巨變:西部大開發戰略成效顯著,黨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在天山南北,“對口援疆”計劃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新疆的未來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毫無疑問,新疆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新疆各族人民浸潤著黨的雨露恩澤,眾志成城聚焦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為建設政通人和、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疆努力奮斗。截至目前,新疆已連續3年沒有發生暴恐案件,社會穩定的紅利持續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成效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新疆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穩中求進;“旅游興疆”戰略結出碩果,新疆旅游產業實現持續井噴式增長;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南疆四地州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教育惠民、醫療惠民、文化惠民多管齊下,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這些舉措為鑄牢和諧民族關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共栽民族團結之花,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民族團結典型事跡不斷涌現:漢族姑娘王燕娜為維吾爾族兄弟毛蘭江無償捐腎;柯爾克孜族牧民布茹瑪汗·毛勒朵傾其一生守邊護邊、擁軍愛民,給邊防戰士送去母親般的關愛;新疆大學查朝征教授克服一切困難,悉心教導維吾爾族學生沙依甫加馬力·達吾來提……作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參與者,筆者在喀什葉城的維吾爾族親戚吐·克日木老人堅持佩戴黨徽,時時感念黨的恩情,他在一名漢族鐵路職工的幫助下學會了科學種植紅薯和挖地窖儲藏紅薯,利用紅薯上市的時差賣得好價錢,成為遠近聞名的“科技致富能手”,不僅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還特別追求生活情趣,在后院紅薯地里專門開辟幾分地,種滿了大麗花,每當盛夏和初秋時節,一簇簇大麗花爭奇斗艷、燦若云霞,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老人辛勤勞作之余,用極其樸素的生活信念詮釋了歲月靜好的真諦。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基石,也是近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做到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夠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天山南北常開長盛,繪制出最美的民族團結“同心圓”。
?
- 上一篇:國新辦:《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 12-10 ]
- 下一篇:沒有了!